端午節,又稱端陽節、龍舟節、重五節、天中節等,是集拜神祭祖、祈福辟邪、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。端午節源于自然天象崇拜,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。仲夏端午,蒼龍七宿飛升于正南中央,處在全年最“中正”之位,正如《易經·乾卦》第五爻:“飛龍在天”。端午是“飛龍在天”吉祥日,龍及龍舟文化始終貫穿在端午節的傳承歷史中。
端午節安康
傳統節日牽引著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,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。端午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,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。端午習俗主要有賽龍舟、祭龍、采草藥、掛艾草與菖蒲、拜神祭祖、吃粽子、拴五色絲線、薰蒼術、佩香囊等等。